logo
people
本期封面人物:胡晓曼

MindSpore胡晓曼:斜杠程序员,跨界不设限

来源:Gitee 封面人物 丨 2022-05-11

华为 MindSpore开源生态总监, LF AI & DATA 基金会 Outreach 委员会主席,TinyMS 开源项目的负责人,华为科技女性代表人之一。

本期嘉宾

胡晓曼: 用一个曾经走红的流行语来说,胡晓曼是一位斜杠青年。她曾是一名算法工程师,一度成为了深度学习技术布道师,如今在从事华为开源自研 AI 框架 MindSpore 的开源开发与运营工作。不止于此,围绕在她身上的还有华为科技女性、美女程序员以及公益达人等多重角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的多元身份转变与实现,又是什么让她不设限地「跨圈」向新领域发起挑战? 以下是 Gitee 和她的对话:

「跨圈」,我从没后悔过

非常感谢晓曼老师能接受Gitee《封面人物》的采访,目前大众知晓的“你”身上围绕着各种斜杠:美女程序员,开源社区技术大佬,华为科技女性, 公益达人等等,你自己怎么理解这些评价与标签?如果现在有个机会面对不了解你的人,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胡晓曼:」 大家好我是胡晓曼,目前是华为 MindSpore开源生态总监,从事 MindSpore 开源开发与运营的工作。此外也是 LF AI & DATA 基金会 Outreach 委员会主席,TinyMS 开源项目的负责人,华为科技女性代表人之一。

如果要向陌生人介绍自己,我会这样说:其实我曾经是一名的正儿八经的算法工程师,写了 4 年代码,主要做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框架方向,后来转为深度学习布道师,再逐渐成为开源生态的负责人

之前我做程序员的时候,经常在业余时间写技术博客,很多人也是从博客开始了解我。可能因为写的比较通俗易懂,所以大家经常催更,也收到了很多好评,如果有想入门深度学习的同学可以去我的博客看看~

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arlotte77/

你是数学系出身,为什么会当程序员?又为何会选择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呢?

「胡晓曼:」 大三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数学建模竞赛,一不小心拿了一等奖。当时觉得如果可以运用数学的思维,通过写代码的方式实现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将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毕业后,我就开始自学机器学习算法,通过看课程视频、手推公式,不断调参调优,最后应用在实际业务中,用算法去解决问题。
  

2019年你不做算法工程师了,转去做布道师,现在又是在做开源运营,虽都是技术领域,可以说岗位跨度非常大,是什么吸引你多次向新圈子发起挑战?

「胡晓曼:」 2019 年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转折点,但其实也不意外。

刚工作时我一直通过写博客的方式记录自己对算法的理解,并总结成通俗易懂的文章发在网上。一开始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看,而且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 如果我写不清楚,或者给一个陌生人讲不清楚这个算法的原理,那说明我对它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 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地去琢磨,给不同的人讲,直到他们能听懂,最后再总结成文,写成系列博客。

后来这些博客受到了很多关注,我还挺开心的。于是我就开始思考,除了写代码以外,是不是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去帮助更多人。而且我认为自己性格上乐于分享,表达能力清晰,更重要的是对这个领域拥有热爱,因此就开始尝试突破自己,探究新的领域,从而让更多人对 AI 感兴趣,进入科技领域。

2019 年换工作时,我放弃了算法专家的 offer,去做了深度学习布道师。再然后,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拓展的领域也越来越多。直到我在 2020 年入职华为,从零去开始去负责 MindSpore 的开源生态,包括开源工具的开发和开源社区的运营两条线,而这更具有挑战性。
 

这些看似跨度大的转变符合你刚入行的期望与规划吗?期间你有没有后悔过?

「胡晓曼:」 可能和最初的设想不太一样,但目前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我最开始的预期。不过大方向没有变,始终在 AI 这个领域,只是角色、心态、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一开始,我更多关心自己写的代码运行是否成功,模型的 Loss 值(损失值)是否下降,还有哪些参数需要调整。后来,我希望技术能帮助更多人有实际落地的价值,再到现在 更希望能把技术赋能到各个产业里让产业升级,打造独特的技术壁垒,降本增效提升产能 。这个变化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这期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可能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质疑、挑战和挫折,但是这并不代表要去否定当时做的决定,我们只能做出当下最好的决定,不能用事后的发展是否顺利反过来判断之前的决断是否够好。我觉得只要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规避下次出错就行。

聚焦自己,不做刻意比较

现在有不少知名企业都加入了昇思 MindSpore 开源社区,这些知名企业的加入对 MindSpore 未来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胡晓曼:」 企业的有效参与一直是开源社区健康茁壮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昇思MindSpore 目前拥有超过 5000 家企业应用落地,社区连续在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举办 MSG 企业行活动,平均每场活动都有来自多个行业、超过 160 家的领军企业伙伴积极参与其中。我们也将持续欢迎和吸引企业伙伴加入到社区,共同繁荣根植于中国的开源 AI 框架生态。

MindSpore 的一大特性就是与昇腾芯片的深度结合,这种软硬结合的方式会给 MindSpore 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胡晓曼:」 昇思MindSpore 作为全场景 AI 框架,对不同场景硬件均有广泛支持。其中对昇腾硬件平台的优化做得最好,为开发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神奇的性能体验。软硬结合所带来的系统化发展更是昇思MindSpore 所特有的优势,同时这将会持续的体现在昇思MindSpore 的不断迭代之中。

许多 AI 从业者很难不将 MindSpore 和 PyTorch 与 TensorFlow 相比较,在你看来 MindSpore 与它们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胡晓曼:」 我们认为优秀技术项目的开源都是对产业发展非常有利的事情,我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 AI 开源项目出现。昇思MindSpore 主要聚焦在通过解决自己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来发展自己的特色,而不做刻意的比较

对于昇思MindSpore 来说,覆盖端边云全场景的统一 MindIR 表示带来的易用性,支撑国产亿级参数稠密语义模型的大规模自动并行能力,以及 MindSpore Science 套件所带来的 AI+Science 前沿能力,是我们所聚焦的特色。

MindSpore 在一年时间里迅速蹿红,获得百万下载量,堪称为国内开源项目运营的一个里程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目前 MindSpore 的团队(内部与外部)和运营策略吗?接下来,MindSpore有何发展规划?

「胡晓曼:」 昇思MindSpore 的社区运作与管理团队不对公司内外策略做区分,我们主要聚焦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体系,其主要分为社区运作和社区管理两个层面。

其中社区运作主要包括面向开发者的多媒体的内容平台、多样性的开发者活动、多维度的开发者社群,社区管理主要包括完善的社区治理制度、广泛的开源生态合作以及扎实的社区基础设施能力。

此外我们会从用户的诉求出发,不断去开发适合用户、满足用户真正需求的工具和平台,共同提升昇思的影响力。

MindSpore 蹿红之后,你的曝光率也不断提高。前面也聊到,早就在 2017 年你就因在博客园持续更新技术文章“火”了。请问面对多次曝光,对你而言有什么影响或说你是否有压力?

「胡晓曼:」 其实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因为曝光和“火”之类的事情更多的是社区工作推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副产品,并不是社区工作的主线和核心目标。

如果更多的人知道了我,那么代表他们一定会知道 MindSpore。本质上来说,其实也能更加提升产品知名度。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打上各种标签或者产生质疑等等,这是无法避免的,但这不会影响我做事的态度。我只是 希望能够做出国内以及全球顶级的 AI 产品,并通过开源这个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 ,这一点过去没有变,未来也不会变。

不懂技术的运营不是好的开源运营

常常有人说运营是互联网鄙视链的“最底端”,你怎么评价这种说法?

「胡晓曼:」 我们不应该用动作来评价结果,而应该用结果来判断价值

哪个行业都会有潜在的鄙视链,有些是自嘲,有些是因为不了解。我认为不论哪一类工作都值得被尊重,如果大家对它有误解,没必要特别放在心上,做好自己的事就够了,同时向大家科普这个工种的价值和意义就够了,不用刻意证明。

毕竟工作的价值是由你的受众评价的,而不是由给你打标签的人决定的

你认为开源运营在开源项目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胡晓曼:」 开源运营和传统的互联网运营有很大的区别,更准确来说应该叫开源社区运作与管理,这是一项在开源项目中非常专业且重要的工作,与开源项目中的代码开发同等重要。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一个在初期有技术亮点的项目,但是缺乏专业社区运作与管理的,是很难持续繁荣的。

从你的实际经验来看,你觉得企业开源运营的关键核心及指标在什么地方?

「胡晓曼:」 对开源社区来说,通过开源方式拓展的企业和商业团队拓展的企业是截然不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源服务就代表免费。

商业团队的拓展目标更明确,更定向,而开源团队拓展的企业开源运营范围更广,核心指标的定义得看目前开源产品所处的阶段,以及这个开源指标的定位,无法一概而论。

普遍来说,大多数企业开源运营更倾向于把转化率作为核心指标,但具体是“有效线索的转化率”还是“案例落地的转化率”等,还得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社区繁荣度来确定合适的指标。

有的人说,开源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短时间把开源项目通过运营成为火热社区的往往是极少数,不具普适性。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胡晓曼:」 有这类看法的人很多,本质上还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开源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在哪里。

开源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情,但是在看到明确收益之前,任何长期的价值都是要由一个个明确的短期价值来组成的。开源并不是只能创造很虚的空想型价值,通过社区的构建,开源也能不断地创造技术、商业、人文、生态等多个层面的价值。

从昇思MindSpore 的社区构建过程来看,这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极少数的现象。正是因为它的横空出世和突然爆火,才让人意识到开源的价值和重要性。

若将昇思MindSpore 的社区工作放在全球,和优秀的全球化社区比起来,其实就是在扎实的做基本功。我们也希望持续的把这个基础打好,希望越来越多国内的开源项目把这种 “现象”变成一个优秀项目的常规要求,这样国内的开源生态将会不断持续繁荣。

当下国内开源运营是“急缺”的,国外的开发者运营更多叫做开发者关系。在你看来,国内外的开源社区的运营相比有什么不同或差距吗?

「胡晓曼:」 目前,国内外的开源社区运营发展程度类似,都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究其根本原因是负责运作的人和负责开发的人脱节。我们始终强调以技术为核心,所有核心的社区运作专家必须得是技术出身,这与传统的偏市场和营销的运营有本质区别,而这也是昇思社区区别于其他社区的关键点。

除了运营策略之外,您觉得什么样的技术内容才是开发者社区的优质内容?

「胡晓曼:」 我认为一个开源社区只要是开发者能够从内容中对社区项目的技术实现有所了解、有所兴趣、有所感悟,能学到知识,都是优质的社区内容。

进步像咖啡一样让人上瘾

你现在的工作节奏是怎样的?你认为自己“卷”吗?

「胡晓曼:」 我一天的规划大概是这样的: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七点半练一小时的英语口语,然后骑车半小时大概八点半左右到公司,中午去健身房健身,这样在下午工作时我会非常精神,直到晚上下班回家后一般会在家附近跑步,然后回家写代码,或者想想新的规划。

“卷”其实是一种无意义的自我内耗,所以我自己觉得不卷,只是习惯了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而且我也不跟别人比,就只跟自己的昨天、上周、上个月、一年前比。

这种自己正在不断进步的感觉就像咖啡一样会让人上瘾,自驱力也会感染团队的其他成员,大家都会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自我复盘,因此我们团队也有不错的产出,工作氛围也非常不错,这很难得。

那么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你是否有什么差异?

「胡晓曼:」 可能没啥差异,都喜欢量化标准式的处理事情。

业余时间里,我会进行不同类型的运动,虽说不是专业的,但是也希望能在业余里尽量做得专业一点。比如健身,本来今年我的目标是想参加斯巴达比赛,并能在站台上领奖,结果3月的时候我就做到了,还拿了女子年龄组第三名。

要是非得说有什么差异的话,大概就是在生活中我没工作中那么严肃,可能上一秒还在和对方拉通对齐,下一面吃饭的时候就会看着搞笑视频笑个不停。

你在公司经常就女性议题发声,还创建了华为首个 MindSpore 科技女性社区。现在女性互助社群正在成为一股重要力量,你觉得当下的女性科技从业者从业环境有什么改变呢?

「胡晓曼:」 其实现在整体女性科技从业者的比例是在逐渐上升的,不管是官方的数据还是我们在自己周边看到的实际情况,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科技领域,成为算法工程师、后端工程师、产品经理等。

过去由于自我设限和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导致一些女性科技从业者没有发挥全部潜能是非常可惜的,她们会因为性别被质疑技术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而忽略了她们为此付出的努力。

但是性别偏见不仅仅阻碍了女性,同时也限制了男性——如果男性在事业和家庭中选择优先考虑家庭,可能也会遭受鄙夷。不过这种情况现在正在好转,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从业者在打破自身的界限去挑战更多未知的事情。我也希望未来的情况会越来越好,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能不因性别刻板印象而受限,也 不刻意利用性别红利去获利,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样才能创建一个更加公平、良性循环的职场环境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对女性议题的关注又是怎样的?

「胡晓曼:」 平常我会看到一些社会问题会经常和朋友讨论,但是对有一些社会事件里女性的做法不敢苟同,我们应该合理地、正当地去争取自己的权利,付出努力来获得应有的成果,而不应该先天把自己看成弱势群体,利用社会资源来获取对公众对女性的同情,这样对于每一个致力于让企业更尊重职业女性的成果,给予她们更多机会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很可能前人花了很多心血和努力创建的职场环境,被性别红利的利用者破坏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修复。所以我也想对每一位进入科技行业的职场女性说一句,如果在工作中,觉得自己遇到了不公平对待,可以先分析具体原因是什么,判断属于什么类别和性质,再来针对性解决,而不是统一划为性别歧视或者刻板印象。如果你能解决问题,并努力的去争取想要的项目,从小事做起,打造个人的口碑,最终一定会实现的。

你曾在个人公号上说过,“在职场中要学会无性别工作,并且具备异性思维”,现在你还这样认为吗?

「胡晓曼:」 这个说法我在这里修改完善一下。实际上,我上次说的不够准确,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要具备理性、非情绪化的思维,而这些思维并不是异性独有的思维,所以应该是:在职场中要学会无性别工作、非情绪主导,理性化思考,定量来衡量

目前 Gitee 的许多开发者正在职场历练或者即将跨入职场,您能给大家给一些建议吗?

「胡晓曼:」 很多人会特别关注短期的得失,譬如某次答辩做的不好,晋升没通过,同学在其他公司升的比自己快等等。其实刚入职场的时候,我也会这样,但现在工作快7年后,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期,而短期得失影响的范围真的没有自己脑海里设想的那么大。

假设大多数人25岁开始工作,70岁退休,那也有45年的工作时间。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工作这么久,所以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三十年的计划、定一个长期职业目标

比如说,我这个五年要关注什么,下个五年我是不是还要做这一块,那么十年后,又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将这样的目标想得越清楚越具体,你对自己的认知和规划才能越到位

为什么很多人在想自己十年后是什么样的人时会觉得很空洞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想过,或者认为即使想了也不一定能实现。因此设定一个长期目标的好处就在于,当你被短期得失影响心情,或者受到挫折时,心里始终会有一个信念提醒你:十年后你是要成为这样的人,你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放弃了,这算啥啊,给我打起劲来!

而在执行长期目标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微调,一旦你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会遇到嘲讽和质疑,但是也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朝着目标前行。

封面人物小档案

  • 人物:胡晓曼
  • 开源时间:2020 年 3 月 28 日
  • 兴趣爱好:爱好太多了,希望能分100个自己来专注不同的爱好。目前保持的是健身、斯巴达、滑雪和羽毛球,还是个厨龄18年的老厨子
文章内容为受采访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本文版权属Gitee.com 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 git@oschina.cn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bg

你可能感兴趣的封面人物

查看全部
发布评论前,请先 登录
精彩评论 ( 45 )

搜索帮助